近年来,我市积极探索社区管理模式。市中区探索出了把党组织建立在网格,把居民自治、厉行法治、区域共治运行在网格,把服务力量融合配置在网格的“网格+”社区治理新模式。
去年8月,“网格+”社区治理模式正式在黄桷井社区试点。一年来,社区做实网格、做大民生、做细服务、做强治理,实现了社会服务“零距离”、社会治理“全覆盖”、居民诉求“快响应”的基层治理新局面。
“网格+组织”:群众办事有渠道
今年7月17日,沿江路477号居民张德明向其所在的黄桷井社区01网格网联委反映,因为楼上住户卫生间漏水,导致自家卫生间墙体渗水开裂,双方多次交涉也没能解决。
随后,网联委工作人员经过实地了解得知,所涉房屋属房管局管理,当即将情况向房管局作了报告,房管局工作人员到现场查看后安排人员对房屋进行了修复。7月20日,房屋得到修缮,张德明和楼上住户都十分满意,对01网格网联委甚是感激。
本次事件的圆满解决,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网联委及时到位和上报情况,沟通协调。那么,黄桷井社区的网联委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组织,具体职责又是什么?
记者了解到,“网格+组织”是黄桷井社区探索社区治理模式的首要内容。黄桷井社区共分为3个网格,每个网格按照“1+1+3”的人员结构模式组建网格联合居民小组委员会(简称网联委)。由网格居民依法选举产生网联委主任1名、委员4名(其中3名原则上是党员,1名为社区民警或协警兼任)。
“网格+组织”社区治理模式的优势在于,通过完善组织覆盖体系、服务体系、民主管理体系、责任落实体系,形成了“街道党工委—社区党委(社区区域党委)—网格党支部”的三级纵向组织体系,在网格上建立了各类为民服务平台,完善了各类议事、公开、通报等制度,健全了从网格员、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站、街道(镇)网格化服务管理分中心到区网格化服务管理监管中心的4级管理平台。
全区实现组织机构、人口信息、房屋信息、重点场所、城市管理、网格地图等6类网格基础信息采录128万余条,每月数据更新约6万余条,月更新率达5%以上,实现系统数据鲜活准确。
|